教育部最近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认真筹备2023年寒假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以确保学生假期过得健康、温馨、富有意义,同时巩固之前在校外培训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坚决遏制违规校外培训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行为。
这份通知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各地要深化治理,严肃查处学科类培训的隐性变异。要在寒假期间针对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容易出现违规培训的地方进行排查,特别关注“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冬令营等违规学科类培训。同时,要对线上学科类机构和重点网站平台进行全面监测,防止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以及其他违规线上学科类培训活动。
通知进一步强调,各地需采取多项措施,持续加强非学科类培训的监管。要加强非学科类培训的价格监测和管控,公开收费标准等信息,遏制不合理涨价行为。此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在一次性收费中超过5000元,时间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针对艺考培训机构,要加强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寒假前要对非学科类机构进行一次安全排查,确保学生健康和安全。
此外,通知还强调了社会监督的重要性。各地要利用现有的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社区群众等参与治理工作,认真核查处理收到的问题线索,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回应、每件事都有结果。
最后,通知提出了科学引导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力度,向家长宣传校外培训政策,避免盲目报班。此外,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活动,加强亲子互动交流,让孩子度过一个富有意义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