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文艺收录官方网站!
红色文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综合 > 红色文艺

辗转10省,发动1万多人次拍摄的《巍巍昆仑》

作为国庆四十周年献礼片,《巍巍昆仑》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战争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执导分别由郝光和景慕逵负责,演员阵容包括张克瑶、孙飞虎、路希以及苏林等,影片于1989年7月在中国上映。

1947年3月,国民党对我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将延安定为首要目标。党中央带领“昆仑纵队”(此名称为毛泽东用以迷惑敌军)分散注意力,巧妙引导彭德怀发动蟠龙战役,陈毅与粟裕展开莱芜和孟良崮战役,而刘邓部队挺进大别山,均获胜利。这使得我军由战略防守转向战略反攻,掀开了“三大战役”的序幕,开启了解放全国的新篇章。当时担任新华社记者的东生就是昆仑纵队成员之一。在一次夜间行军时,周恩来路过新华社队伍时,嘱托未来一定要将这段历史写出来。

198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着手拍摄这部电影。剧组在十余个省市转场拍摄,涵盖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江西、上海等地,可见拍摄团队为创作这一历史巨作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在此之前,重要革命战争题材电影如《四渡赤水》、《血战台儿庄》等最多只有4000人规模的大场面。而《巍巍昆仑》则高达1万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个部队和一个工程兵学院参与拍摄,延安大学有1000多人参与群演,有时候甚至有3000人的地方政府群众演出。

相较于服装和道具,调度演员还算是相对简单的任务。1万余人的服装数量可想而知,还需根据季节、级别和角色进行区分。以下数据源自剧组负责道具的王成满和刘博欣工作日志的一页:“蟠龙战役:谷皮500包、面200袋、残车两辆、牛车两辆、榴弹炮两门、日式75小炮两门(缴获物)、被服500多捆、毛驴500架、美式吉普车一辆、大道奇一辆、子弹箱及炮弹箱两辆卡车……”。这仅仅是影片中的一场战斗所需的道具,光是这场战斗的道具就填满了10辆卡车。影片中的一场宿营戏,所烧掉的干柴就有一万斤。

尽管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十分强烈,但它更加展现了战争的宏伟场面。影片一开始的画面就令人感受到紧张氛围,描绘了毛泽东主席与各国记者在隆隆炮声中的座谈场景。虽然故事性不强,但影片的成就仍然显著。影片的开篇画面就给人以“山雨欲来”的感觉,毛泽东主席与各国记者在窑洞里座谈的场景,炮声交加的背景音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影片在1988年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的优秀影片奖。

作为国庆四十周年献礼片,《巍巍昆仑》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在关键历史时刻的决策和指导,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斗争,更为人们呈现了伟大的战争画卷。拍摄过程中,影片制作团队的不懈努力和付出也可见一斑,他们为了还原历史场景,不惜千方百计调集大量人员、服装和道具,为观众呈现了一幅视觉盛宴。虽然影片在故事情节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其宏大的气势和历史的厚重感仍然使其成为一部值得铭记的作品。

版权所有:中经网络文化(吉林)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中国教育部  新华网  中国文联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  人民网  光明网  新浪微博  搜狐网  中青网  央广网  国际在线  CNTV  海外网  凤凰网  网易新闻  腾讯新闻

中国文艺收录 |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2022004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