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文艺收录官方网站!
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9010号建议的答复

教育部针对加强文化自信和提高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比例、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提议进行了回应,回复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9010号建议。

教材建议〔2022147

一、关于将英语教学时间转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时间,例如琴棋书画,让孩子们在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接触中国文化,从小树立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建议。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核心,对于培养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巩固文化自信。

1.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设计。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科学安排,明确了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学段和学科要求等。中小学课程形成了“3+2+N”学科结构,主要以三门统编科目为主,并重点纳入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同时在其他学科有机地渗透。

2.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语文、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为贯彻《指南》要求,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教材进一步加强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2022年,教育部修订并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其中,语文课程明确提及了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内容,包括汉字、书法、传统节日等;思政课鼓励学校开展传统节日、服饰、建筑等展示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课程着重介绍甲骨文、都江堰工程、四大发明等,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艺术课程引导学生欣赏剪纸、皮影、年画等中国民间艺术;体育课程专门设置中华传统体育运动内容;物理课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青铜器、铁器制造技术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目前,统编语文教材中包含《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著名作品;思政教材引用了《礼记》《荀子》《格言联璧》等古代经典著作,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志向;历史教材通过介绍《史记》《汉书》等,培养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贯穿必修、选修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引导学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引用了邯郸学步,失其故行的典故,鼓励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美术课程要求学生理解中国传统书画和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创作理念及文化内涵,并能综合运用;物理课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认识和应用以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此外,中小学还推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涉及我们的传统节日等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体验。

3.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教育部马工程的重点教材。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美学史》《中国戏曲史》等教育部马工程的重点教材中,结合各学科实际,从历史、文学、美学等多个角度系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历史脉络,充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宝贵经验。

4.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高考考试。教育部近年来重视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命题按照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构建了全面考察德、智、体、美、劳的内容体系。近年来,着重通过多种形式考察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版权所有:中经网络文化(吉林)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中国教育部  新华网  中国文联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  人民网  光明网  新浪微博  搜狐网  中青网  央广网  国际在线  CNTV  海外网  凤凰网  网易新闻  腾讯新闻

中国文艺收录 |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2022004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