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文艺收录官方网站!
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解读

完善特殊教育办学评价体系 推动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答记者问

最近,教育部发布了《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评价指南》相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问:《评价指南》出台的原因是什么?

答:为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特殊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教育部制定了《评价指南》。

这是贯彻中央决策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并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加快完善各级学校的评价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要完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到2025年建立起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其次是为了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新时代,我国的特殊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引导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特殊儿童最大程度的发展,让他们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第三,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内在的要求。特殊教育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特殊教育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在实际评价中更多地参照普通教育评价,尚未形成符合特殊儿童身心特点和特殊教育规律的评价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制定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引导地方和学校落实特殊教育特殊管理要求,提高特殊教育治理能力,全面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2、问:简要介绍一下《评价指南》的研制过程?

答:《评价指南》的研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首先是广泛的调查研究。2020年初,成立了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研制专家组,重点研究了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情况。该专家组收集了来自10个省份的市县教育局长、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普通学校校长以及专家的意见。同时,也采访了特殊教育专干、资源中心主任、教研员、教师和家长代表,广泛听取了各方的意见。

其次是系统的梳理和研判。这个阶段搜集整理了205份中央和地方相关政策文件,并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是征求各方意见。在《评价指南》初稿形成后,召开了10余次专家座谈会,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征求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基层学校的意见,通过多次修改完善了《评价指南》。

3、问:《评价指南》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评价指南》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特殊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特殊教育发展规律。其目标是加快建立以适宜融合为目标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引领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办学质量,促进特殊儿童全面健康适宜发展。

《评价指南》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尊重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整合涉及特殊教育的各类考核评价项目,强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范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这些原则在指导特殊教育质量评价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问:《评价指南》提出了哪些重点评价内容?

答: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履行职责、课程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组织管理、学生适宜发展等五个方面,共涉及18项关键指标和49个考查要点。

在政府履行职责方面,包括坚持正确方向、统筹规划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经费保障、健全工作机制五项关键指标和17个考查要点。旨在促进地方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对特殊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特教特办切实提升特殊教育保障力度和保障水平。

在课程教学实施方面,涉及规范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式、开展多元评价和康复辅助支持四项关键指标和11个考查要点。目的是推动学校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和特殊儿童学习特点,落实课程方案,规范使用教材,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推进医教融合提供辅助支持与康复训练,全面提高特殊学生受教育质量。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包括提升师德水平、配齐师资力量、助力专业发展和提高待遇保障四项关键指标和11个考查要点。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加大力度配备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素质,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激发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学校组织管理方面,包括完善学校管理和创设无障碍环境两项关键指标和7个考查要点。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切实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规范学校管理制度,健全特殊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深入推进融合教育,构建无障碍环境,整体提升特殊教育治理能力。

在学生适宜发展方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技能水平、社会适应能力三项关键指标和3个考查要点。目的在于促进特殊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适应未来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努力将特殊学生培养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5、问:如何组织实施好《评价指南》?

答:《评价指南》要求各地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工作,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具体实施措施包括:

首先,建立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牵头、多方参与的评价组织实施机制,在财政投入、评价队伍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促进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

其次,结合实际制定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具体标准,分层分类细化评价指标内容和评价方式,实行县级和学校自评、市级审核、省级全面评价和国家抽查监测。原则上,每3—5年开展一轮评估,与中小学质量评价同步实施,实现全覆盖。

6、问:如何加强评价结果运用?

答:为推进评价引导建设,《评价指南》强调需要不断完善地区的评价结果运用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在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办学品质上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首先,鼓励地方政府履行特殊教育责任。《评价指南》将特殊教育办学品质评价结果列为县级政府教育职责监督评价的关键部分,并纳入县级政府的绩效评估,引导县级政府实施特殊教育政策,确保责任落实,为提高特殊教育品质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和必要支持。

其次,推动学校提升特殊教育教学水平。《评价指南》将特殊教育办学品质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奖惩、政策支持、资源配置以及校长考核的主要依据,引导特殊教育学校和通用教育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持续改善教学条件,促进特殊需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最后,建立支持特殊教育的社会氛围。《评价指南》要求广泛宣传良好的特殊教育办学意义,深入解读特殊教育品质评价的要求,引导师生、家长和社会了解特殊教育对于促进特殊需求学生成长、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积极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中经网络文化(吉林)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中国教育部  新华网  中国文联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  人民网  光明网  新浪微博  搜狐网  中青网  央广网  国际在线  CNTV  海外网  凤凰网  网易新闻  腾讯新闻

中国文艺收录 |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2022004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