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文艺收录官方网站!
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解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2023年寒假临近,教育部与其他十二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中小学生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这一文件旨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并把握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时刻。《意见》明确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义、性质和监管要求,对持续巩固提高教育质量,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解培训本质——有益补充

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特别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强调推进素质教育、重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此背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摆脱唯分数”“唯升学倾向。

《意见》明确指出: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它要求培训内容应与学生年龄、身体素质、认知水平相匹配,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此举旨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核心是调整身体负担、智力负担和非智力负担。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应该在构建双减背景下促进全面发展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非围绕中考、高考和加分的应试内容,甚至暗中与招生挂钩,成为应试的助手。

二、规范体育培训——纳入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少年频繁互动,对青少年提出殷切期望:强调身体是一切成功的基础,要求加强体育锻炼,为少年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成为国家栋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合理安排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校内、校外的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终身锻炼习惯。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需求大增,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校外体育培训乱象,急需规范。

《意见》提出:各地要分类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培训机构,明确相应主管部门。此举是在体育培训行业的基础上,国家层面针对体育培训的最新纲领性文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对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和引导。《意见》的出台将为校外体育培训设置底线要求,提升行业整体门槛,防止一些机构混淆视听、扰乱市场,提高校外体育培训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让学生和家长享受到更好的体育培训服务。

三、完善监管机制——协同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要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各部门要联动协作,形成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效能。《意见》要求建立各部门分工合作的联合执法机制,推进上下级、同级、异地的协调联动。这意味着,要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形成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意见》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到20236月底,各地非学科类培训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监管机制基本健全,对整改不力的培训机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到2024年,非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效显著,家庭支出负担有效减轻,非学科类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只有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共同努力,才能切实落实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目标要求,为发展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中经网络文化(吉林)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中国教育部  新华网  中国文联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  人民网  光明网  新浪微博  搜狐网  中青网  央广网  国际在线  CNTV  海外网  凤凰网  网易新闻  腾讯新闻

中国文艺收录 |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2022004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