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红色革命歌曲,它的传唱历程经历了土地革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多个重要历史时期。这首歌曲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群众,记录了革命的足迹,成为伴随红军行进的旋律,传唱于大江南北。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逐渐成为红色经典歌曲。在音乐界的努力下,人们将《八月桂花遍地开》改编为不同版本的合唱曲,并且还有二胡、琵琶等器乐曲的演奏版本。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上演,李焕之和霍希扬再次改编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合唱曲,用于该剧第二场的“星火燎原”中。在这个情境中,《八月桂花遍地开》以女声合唱的方式震撼呈现。自此以后,合唱版本成为这首歌曲最常用的演绎方式。歌词也经过精简,由十段减少为两段,更易于演唱和流传。
《八月桂花遍地开》如今在信阳大地的桂花树丛中,已经成为一座鲜红的历史精神丰碑。它承载了大别山精神,记录了开国将军的风采、战斗英雄的壮歌和让人动容的史诗。这首歌深深感动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信阳人,使大别山革命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绵延不绝。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创作、创作者以及产生的时间和地点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这首歌的创作者很难确定为某个具体的人,它在传承的过程中经历了多人的加工和润色,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完美。实际上,《八月桂花遍地开》是由大别山民歌改编而来。一种说法是商城起义胜利后,青年王霁初迎来了几位客人。他们请求王霁初为他们谱曲。“王先生,起义胜利了,你给我们编个曲子吧。”原来,大家希望通过文艺活动庆祝起义胜利。经过商议,大家决定找到当地知名的文艺专家王霁初,希望他能协助他们开展文艺宣传。当王霁初演唱了一首《八段锦》时,美妙的旋律打动了众人的心弦,大家连连鼓掌称赞,认为这首歌曲的欢快调子很适合庆祝场合。于是,负责宣传的陈世鸿填写了歌词,经县委书记吴靖宇修改后,交给王霁初配上了《八段锦》的曲调。这样,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诞生了第一首新编的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从商城起义的胜利到王霁初的谱曲,再到如今的演绎与传唱,《八月桂花遍地开》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程,成为红色革命歌曲的经典之作。它的故事流传在信阳大地上,象征着红色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