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1949年上映的众多电影质量都非常高,但基本上属于“海派”,自然延续了好莱坞的风格。《中华女儿》的诞生源于中共中央宣传部在1948年11月发布的指示,要求电影工作的题材范围主要应涵盖解放区、现代和中国元素。东北电影制片厂(现长春电影制片厂)正在积极筹划故事片的制作,根据指示加紧组织剧本创作和拍摄工作,派遣人员深入工厂、农村和部队,创作描写“工农兵”的故事。《中华女儿》于1949年11月完成拍摄,这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创办初期拍摄的作品。影片制作完成后立即提交中央电影管理局审查,得到中宣部、文化部等领导的热烈赞扬,认为该片成功地展现了胡秀芝、冷云等抗联女战士的光辉形象。
《中华女儿》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发生的“八女投江”壮举。背景设定在1936年的东北,年轻的寡妇胡秀芝为丈夫报仇,加入抗日联军,经过锻炼成为坚强的战士。完成炸毁敌军列车任务后,为牵制敌人,她们引敌人到牡丹江畔,但指导员冷云不幸牺牲。在日军的重重围困下,胡秀芝和她的七个姊妹面临弹尽粮绝的局面,决定视死如归,背起冷云的尸体,一起沉没在牡丹江中。这部作品再现了八位抗联女战士为牵制敌人、掩护主力,与日军进行血战,并坚决不屈服,最终集体殉国的英勇事迹。
《中华女儿》通过审查后,应有关方面要求,首先被安排为1949年5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妇女代表大会献映。影片在会上放映取得良好效果,代表们从中看到中国妇女在抗日战争中不仅没有走开,而且付出比男性更为沉重的代价。这时首都电影放映系统获悉后,争相要求拿到影院对外放映。作为新中国首批对外输出的影片之一荣获1950年第5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自由斗争奖”,这是新中国电影首次摘得国际大奖。
1950年5月正式公映后,这样的情景出现在首都乃至全国城乡的各处放映场合。据统计,该片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各项业务指标都创造了新纪录,仅北京就映出3360场,观众238万人次,发行收入52772万元(旧币)。观看此片的人数,按当时北京常住人口计算,全市城乡人均看片1.1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