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青春之歌》是作家杨沫(1914-1995)于50年代创作的长篇自传色彩小说。1958年初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迅速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当年销量九十四万册了,到次年中,已突破130万册的大关。这部作品很快风靡全国,成为畅销书。除了被改编成话剧、京剧、新川剧等艺术形式外,还拍摄成同名电影,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影片全国放映,广受欢迎。同时,它也成为中国主动推介海外的经典之作,展示了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国形象,代表新中国的新气质。1959年初,该作品改编的电影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公映,引起轰动效应。
《青春之歌》讲述了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与一群在“九一八”和“一二九”事件中奋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北京青年学生,勇敢地挽救祖国于危难之中的故事。小说中的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形象鲜明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这些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经历对当代青年也具有启发作用。林道静的成长过程象征着一个“小资”知识分子从软弱到坚定,走向共产党的必然经历。杨沫以革命、爱情和理想为主题,创作了这首激励青春的赞歌,成为当时年轻人必读的作品。这部小说全面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学生运动的情景,生动展示了北京一批青年大学生在历史时期从“九一八”到“一二·九”期间,为反对封建统治、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救国于危难之中进行顽强、坚定的斗争,真实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然之路。
《青春之歌》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巧妙地将林道静的爱情经历和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编织成统一的整体,使她在爱情和革命中的成熟与成长具有同质性。作品聚焦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问题。林道静展现了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弱点,如自我陶醉和狂喜、渴望参加红军、意气用事、逞英雄、对平淡生活不满等。卢嘉川批评她是否为了救人民或满足英雄幻想而参与革命。然而,她在敌人法庭和监狱中的血与火的考验展示了与小资产阶级自我决裂的成长历程。这种艰难、痛苦而顽强的蜕变不仅真实描绘了那个时代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也诠释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政治命题。
杨沫巧妙地运用了两套叙事系统——革命叙事和爱情叙事,使《青春之歌》在宏大的革命叙事背景下,隐藏了合法的爱情叙事。作品在革命斗争的大背景下,创造了一个个人化的爱情叙事空间,增添了个人化趣味,吸引了更多读者。
此外,林道静的性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中国文学历史中,士人自比女人的传统根深蒂固,这一传统的政治文化含义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结构,无疑为《青春之歌》中隐喻和叙事的文化原型提供了基础。换言之,"女人性"既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角色,也代表了作者所处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对知识分子社会政治性别的认定。可以想象,若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男性知识分子,恐怕难以获得如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