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上海,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聂耳创作了一首具有深刻爱国情感的歌曲——《毕业歌》。2015年,《毕业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
歌曲歌词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这首歌曲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曲,由袁牧之和陈波儿演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它于1934年12月16日随电影的放映而首次发行。这首歌也被中国歌舞团演唱,并被收录于1975年中国唱片发行的专辑《聂耳·冼星海作品选(一)》中。
这首歌写于1934-1935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不作亡国奴”的口号声唤起了全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忱,当时东北(全境沦陷。华北地区也即将脱离中国版图。《毕业歌》正是诞生于这样的民族危亡之际。该曲由音乐家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整首歌的歌词浓缩了当时知识分子对民族生存的思考,曲调则表达出了民众反抗侵略的自救情结。
《毕业歌》以进行曲风格为特色,具有明快有力的节奏。但更为重要的是,它的歌词充满了激情和号召。这首歌词采用自由体的新诗形式,以核心音调贯穿发展的多段体结构,分为四段。每一句歌词都充满了激励,呼唤着青年学生们肩负起国家的兴亡大任。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这句歌词如同一面响亮的战旗,号召着每一位青年学子,挺身而出,扛起国家的未来。这是一种紧迫感,是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为了祖国的使命。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这些歌词充满了宣誓的氛围,展现了青年学生的雄心壮志。他们不想选择屈服,而是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勇往直前,选择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这段歌词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它展现了青年学生的朝气蓬勃,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可以成为社会的支柱。
《毕业歌》诞生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东北,国家危机愈发严重。但是,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使国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这个时候,青年学生们站了出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奋发向前,努力抵抗侵略者。
《毕业歌》的创作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上海是当时的流行音乐中心,但大多数歌曲都是柔和的,而《毕业歌》却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这首歌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号召他们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为国家的前途而努力奋斗。
这首歌曲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2015年,《毕业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它成为了一代代中国青年学生的精神力量的象征,激励着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宁而努力奋斗。
在我们回顾历史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毕业歌》的激情和力量。这是一首奋斗的青春之歌,它鼓舞着每一位青年学子,激励着他们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努力拼搏。这首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旋律和歌词,更在于它背后蕴含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毕业歌》将永远是一代代青年人的精神旗帜,引领着他们走向未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