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长城是极为熟悉的象征,无论是身在祖国还是异乡,它都与华夏儿女的心房紧密相连。歌曲《长城谣》诞生于1937年,是潘孑农和刘雪庵合作创作的作品。最初,这首歌曲是为上海华艺影片公司电影剧本《关山万里》创作的插曲,但由于上海八一三事变的发生,影片未能完成。不久后,19岁的青年歌唱家周小燕在武汉合唱团独唱领唱了这首歌曲。次年,她前往法国留学途中经过新加坡时,受到百代唱片公司的邀请,录制了《长城谣》的唱片,使得这首歌曲更加广为传唱,感动了广大侨胞,他们踊跃捐款、捐物,有的愤然回国参加抗战,支援打击侵略者。
虽然"音乐"和"战争"看似毫不相干,甚至截然对立,但在人类历史中,几乎所有的战争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艺术。而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全民抗战中,《长城谣》就是一首"战歌"的作用一样,有如史诗般的辉煌与悲壮,它凝聚了中国人民,让他们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最终获得抗战的胜利。
《长城谣》总能唤起现场观众的极大情绪,激发他们抗日的热情。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苍凉悲壮,纯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同时兼具叙事和抒情的特点。旋律并不繁复,节奏平稳,音域也不宽广,整个曲调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听起来既亲切又优美,唱起来则同时带有口语化和民族特色。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这首歌曲能够真切地讲述人民被迫离家流浪的苦难,从而激发起人们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因此在抗战时期广为传唱。无论是战场还是后方,每当响起"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的歌声,人们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战友,立即涌上无穷的力量。
词作者潘孑农,1909年生于浙江湖州,是一位标准的江南才子。22岁时,潘孑农就担任南京《矛盾》杂志主编,后来还负责《新民晚报》副刊编务工作,同时积极参与话剧编剧和导演活动。而作为二三十年代享有盛名的戏剧与电影编导,潘孑农又被当代电影研究者称为“电影史的‘零余者’”
作曲家刘雪庵1905年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区),1985年在北京逝世,他是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逝世前担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刘雪庵曾在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同时也学唱昆曲。后来,他转入上海私立中华艺术大学,然后进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师从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和和声学,毕业后,刘雪庵积极投身于抗战歌咏运动。1937年10月24日,《长城谣》首次刊登在《战歌周刊》的第2期。
这首歌曲之所以如此感人,有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它的载体是长城。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筑起了新的万里长城,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长城,更是精神上的长城。《长城谣》深刻地表达了这种民族精神的坚韧和坚持,它让人们意识到长城不仅是国境线,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凝聚力所在。
在那个历史的危急时刻,这首歌曲号召着人们团结一致,宛如筑起新的万里长城。它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战歌,激励着他们在战争中奋起抗击侵略者,不畏艰难险阻,不辱使命,最终获得了抗战的胜利。
近80年来,无数歌唱家和艺术团体纷纷演唱过《长城谣》,使其流传不衰。这首歌曲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铭记历史,警示未来。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它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无数的风雨飘摇,但始终屹立不倒。
《长城谣》唱出了长城之外的故乡情怀,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家园的重要和民族的凝聚力。每当歌声响起,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中的抗战先辈心灵相通,感受到那股澎湃而坚定的力量。
打动人心的好歌将永远传承下去。它不仅让我们回望历史,更让我们展望未来,继续为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座精神长城,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共同筑起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