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文艺收录官方网站!
红色文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综合 > 红色文艺

丁玲——女性革命家,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

丁玲(1904—1986年),中国女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她出生于湖南临澧县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1921年中学毕业于后,就读于上海陈独秀等创办的平民女校,后转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移居北京,结识了胡也频并成为夫妻,开始了创作生涯。1927年以丁玲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处女作《梦珂》,随后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名声大噪。1931年加入左联,主编《北斗》。1933年被国民党拘捕,1936年获释。11月来到了陕北,抗战期间担任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解放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毛泽东写诗赠送《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丁玲早期作品以描写觉醒的资产阶级女性叛逆性格和时代压抑为主,情感浓烈、真实而细致。自1931年发表《水》后,她有意识地表现工农生活,追求力之美。她的主要作品还包括《一九三0年春在上海》、《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长篇小说,后者获得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创作奖。


丁玲于1986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她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无法取代的地位,作品包括《梦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以揭示社会黑暗、关注人民生活和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慨而著名。

1946年11月初,丁玲在一个小村庄开始了长篇创作,她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历为作家身份提供了基础。接着,中共中央于1947年10月10日发布了更为彻底的土地改革纲领《中国土地法大纲》,超过了之前的《“五四”指示》。丁玲在创作过程中,学习了《土地法大纲》,深入阅读土地改革的文件和材料,从更高的理论政策水平重新认识前阶段土地改革实践中的问题。


为了丰富小说内容,1947年春冬,丁玲亲身去体验冀中农村正在进行的土地改革,并修改了写作计划。最终,她在1948年6月完成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手稿,同年9月由东北光华书店初版发行。


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丁玲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坚持反映生活真实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精髓原则。她根据参与土地改革运动的实际体验和对中国社会的深入研究,具体、真实地展现了土改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特别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丁玲不仅简单地描绘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而是通过贯穿生活的线索,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各个阶级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国农村已经延续了千百年。暖水屯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复杂性,正是由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的。小说充分展现了生活本身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关系。除了反映了贫苦农民和地主之间的主要矛盾斗争外,它还深入描绘了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矛盾和斗争。就地主阶级而言,钱文贵、李子俊、侯殿魁、江世荣在土地改革大风暴面前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策略,他们之间进行着相互明争暗斗。在贫农中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人物,像刘满这样站在斗争第一线、怀有深仇大恨的积极分子,以及侯忠全这样白天分地、晚上偷偷归还地主的落后农民。村干部和工作队员之间对土地改革的认识、态度和政策的理解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形成了极其微妙的关系。农村的土地改革正是在这种复杂条件下,在无声的刀光剑影中激烈展开。

版权所有:中经网络文化(吉林)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中国教育部  新华网  中国文联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  人民网  光明网  新浪微博  搜狐网  中青网  央广网  国际在线  CNTV  海外网  凤凰网  网易新闻  腾讯新闻

中国文艺收录 |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2022004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