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文艺收录官方网站!
红色文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综合 > 红色文艺

《当兵的人》:豪情壮志,保家卫国


1994年,王晓岭回到了他曾经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老山前线,重温昔日战友并缅怀烈士。昔日共度患难的战友如今长眠烈士陵园,这让他感慨万分。于是,他萌生了创作《一样不一样》的念头。

初版的曲调并未达到他们心中所向,于是王晓岭找到了臧云飞。在臧云飞的建议下,歌曲命名为《当兵的人》。他与刘斌合力谱曲,终于塑造出了气吞山河的音乐。

这首歌的歌词充溢着军人在和平时期的价值,激扬了新时代士兵的豪情壮志,抒发了军人甘愿付出一切、保家卫国的伟大情怀和崇高人生观。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这句歌词自信而铿锵,瞬间唤起军人的决心和气概。“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朴实无华的制服成就了众军人的飒爽英姿。

“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 这句歌词深刻地反映了军人因家国情怀而放弃亲情。他们为国家的安全,紧握手中的枪。

“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雨雪风霜。” 军人们的身影在边关巡逻,他们默默奉献,无惧艰险。

歌曲以两组矛盾的观点“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和“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巧妙地表达了对军人特殊情感的赞美,以及新时代对军人的殷切期望。

2009年5月,《当兵的人》幸运地被选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这是对歌曲及其歌词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军人的崇高礼赞。

这首歌颂军人的歌曲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回忆,从军营到大街小巷,歌词和旋律深入人心。它并非华丽辞藻,也没有夸张情感,却因其真挚质朴,让每一个听者感受到了军人的崇高精神。

王晓岭,他的童年与军旅歌声相伴,他的创作激荡着军人的豪情壮志。在他心中,军歌是一种情结,是对家国情怀的忠诚。

《当兵的人》这首歌曲,不仅是对军人的赞美,更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扬。它让人们记得,那些背负着家国情怀的军人,他们是如此与众不同,因为他们在默默坚守着国土安全。

在这支歌曲的旋律中,我们听到了军人们的心声,他们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却因为责任和使命,变得与众不同。他们在寒冷的雪山、炎热的边关,默默奉献着,保家卫国。

《当兵的人》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份铮铮誓言,是军人们心中的信仰。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保家卫国的责任,也让我们敬仰那些默默无闻的军人,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坚守,谱写着国家的辉煌篇章。

《当兵的人》自1994年首次演唱以来,便迅速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成为了军营和社会的共同心声。歌曲中的“咱当兵的人”旋律和歌词,不分男女老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永恒的经典。

在这首歌中,我们听到了军人的心声,感受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是祖国的坚强后盾,是和平的守护者,是崇高的爱国者。《当兵的人》让我们铭记,军人不仅是保家卫国的战士,更是普通人民中最可爱的一群。他们用坚实的肩膀支撑起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也用博大的胸怀承载起了家国情怀。


版权所有:中经网络文化(吉林)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中国教育部  新华网  中国文联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  人民网  光明网  新浪微博  搜狐网  中青网  央广网  国际在线  CNTV  海外网  凤凰网  网易新闻  腾讯新闻

中国文艺收录 |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2022004696号-1